教学反思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首页 > 资源中心 > 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 高中辛建莉
发布时间:2020-07-18     作者:     访问量:1600次   分享到: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教学观念上的反思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地执行教材或者教参上的观点,只是在简单的重复甚至照抄。学生也只是对教师的授课全盘照收,教师讲什么就是什么,教师说什么就听什么。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没有自主性,没有对知识进行研究,课堂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要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适合,不断思考教学目的、教具准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学习“应激性”概念时,我先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用黑板擦敲打讲台桌发一阵声响,结果学生循声观望。这一情景引入后,我分析实验现象,学生很容易得到激性概念,“声响”是刺激,“观望”是反应,生物对刺激作用;反应的现象就是应激性。事实证明,这种教学学生很感兴趣,而且能将抽象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东两,比一味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新教材在加强生物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方面也作了改进,几乎每一节中都涉及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把培养学生应用生物学知识的意识贯穿在教材的始终,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是在各节的问题讨论中注意与日常生活中熟知的一些现象为题切入。二是教材的正文中也引入了与生活联系、社会联系的相关内容。三是课后习题、旁栏思考中都增加了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这些可以丰富教材内容,强化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意识,用实践来检验了学生所学,更好地体现了生物知识的价值,使学生愿意学生物,为将来有可能投入到有关生物领域的学习工作中奠定基础。

.课堂教学进程反思

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包括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

课前反思就是指备课环节的反思,教师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要教而有思,思后有得。备课要有一定的预见性,这个预见性是建立在对教材和学生深刻了解的基础之上的。教师要深刻把握教材,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切实准确地确定一节课的教学深度、广度,才能确定重点、难点,才能合理安排时间并且能预测学生存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能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为使探究教学在课堂中切实可行,我们的备课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① 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由于探究性教学对学生的自主性程度要求比较高,它应该遵循引导、合作、自主、创新的发展过程。② 从知识呈现方式的角度,陈述性知识只能采用部分探究,实验性知识、策略性知识采用完整探究。③ 从探究方式的角度,可采取“问题”驱动式探究,小组互动式探究,实验探究等。教学活动的安排是否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情景、问题、探究点的设置是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法是否建立在学法基础上,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中反思是存课堂中及时发现问题(包括一些意外生成)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前反思的基础上,还要具备良好的应变调控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是先天具备,而是在无数次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的。课中反思包括: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反思,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反思,对学生情感形成的反思。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学生发现用毛细吸管不容易把滤液细线划细划匀,甚至有时还会把纸划破,此时笔者提问:“你能找到替换毛细吸管的更合适的划线T具或划线方法吗?能否用其它蔬菜代替菠菜?效果如何”?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阵地,从课堂中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这是教学反思的重要环节。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以采用问题来激发互动。如在复习有关呼吸作用内容时,笔者和学生围绕有氧呼吸的场所在哪里?过程如何进行?哪些类型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等问题展开互动交流,当有同学提出“细菌属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为什么有的细菌是好氧细菌? 问题时,互动的内容就更进一层。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环节。这方面的培养可以结合开展媒体组合实验教学。如在上“细胞有丝分裂”一课时,以前教师对全体学生讲课时只能从板书到挂图,即使通过实验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也只是静止的分阶段的图像,无法把活的生命现象以动态展现在学生面前,也无法把微观结构真实地展示出来。笔者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一方面向学生播放了癌细胞有丝分裂的录像,另一方面,利用Flash制作的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把生物的图像展现在屏幕上,并根据教材、课程进展的需要,调节图像、控制图像,使其能静止或连续滚动播放,分开或合并,前进或后退,再配上文字、色彩,让学生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分离有一个形象的概念。课后再让他们进行有丝分裂的模拟制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这样的实时情景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有丝分裂的有关内容,使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得到统一和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后反思是一种最为普遍的教学反思,也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渠道。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后,再一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等进行剖析,进行思索和总结。这样使自己对课堂的教与学和得与失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对如何再教这部分内容做些思考,写出“再教设计”,从而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教学实验反思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是生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各地的会考、高考中纷纷加大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核。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到要学生改正实验错误、分析实验现象等。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加大了。因此,在教学中,要放开学生手脚,让学生在实验中亲自操作,积极动手、动脑,放开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使其真正掌握实验的每一步骤和基本方法,而不是在教师的一步一步指导下,照着教材依葫芦画瓢。同时应增加一些探索性的、开放性的实验,放手让学生自己没计、动手操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领域中的一个科目.新课标重视实验不仅体现在考纲有的20个基础实验上,体现在课本有大量的科学史上,更体现在对科学探究能力的明确要求上。实验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要增加学生对知识的鲜活认识.破除对知识产生过程的神秘感。不再觉得创造知识是高不可攀的。对实验教学我们要有一个整体的计划,不可为了实验而实验。譬如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把它细分成不同的细节.融人到2O个基础实验教学中,要在回顾科学史中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史的教学重点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哪些人在何时做了哪些事。实验不仅是学习的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和策略。以什么形式开展实验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学生动手能力强,可以多以探究的形式.基础差的可以先学习理论再实验验证,学校硬件环境差,可以多做演示实验。

总之,虽然在新课程中关于生物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但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如果在教学中能根据各种教育现象适时做出适当的反映,是生物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新尝试,更会促使生物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