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首页 > 资源中心 > 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 高一何佩佩
发布时间:2019-11-22     作者:     访问量:2449次   分享到:

教学反思

高一语文  何佩佩

开学至今,在语文备课组的统筹安排与引导下,在指导老师的倾情帮助下,在与备课小组的通力合作下,本人已经进行了为期7周的教学工作在此期间,教学课程进度基本能与其他老师保持一致,教学目标、课程重点、课程难点清晰明了,授课课件和资源也能实现共享。在这7周的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反思:

课堂教学中的方式可概括为:一定要多问为什么;创设情境;教材与考点相互渗透。

一、一定要多问为什么?下面以《荆轲刺秦王》为例:

1.秦武阳为什么“色变振恐”?

生:因为秦武阳害怕了。

为什么害怕了?

生:因为再也回不去了。

无论这场刺杀最后成功与否,荆轲和秦武阳最终都无法活着离开秦国。年少的秦武阳面对临近的生死,怯由心生最终“色变振恐”

2. “顾笑武阳”,这里的笑有什么意味?

第一,通过“笑”来安抚武阳的情绪,希望武阳镇定下来;

第二,这里的“笑”还包含有鼓励之意,联系后面的说辞——“使毕使于前”一句明确暗示武阳勿忘使命。

3.荆轲为什么“身被八创”?

生:因为秦王太紧张了,所以在慌乱中多刺了几下;

生:有可能是荆轲被重创后,试图还挣扎着起身,所以秦王惊慌之下又刺了几剑

 学生们在思索完这些问题后,荆轲的人物形象与品质就跃然纸上了。

二、创设情境

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记叙类的文章时,可以和影视剧中的“镜头”联系起来。以《荆轲刺秦王》为例——可以将秦庭作为一个舞台,舞台上本应该是三个人,即秦武阳、秦王和荆轲,因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舞台上只留下了勇武的荆轲和狼狈的秦王,秦王“环柱而走”,又使得镜头转向了惊慌失措的群臣。从最初的本应三人至追杀、逃命二人组再到惊惶的“群臣像”,这一切都源自于谁?——荆轲。从而可见荆轲的豪迈之气与英勇之姿。

    学生们在领悟了文本的来龙去脉与情感之后,都十分积极地筹备上台演绎。课堂上明确了角色分工,剩下的人便是群臣。台上演绎的同学根据旁白还原文本场景,台下的“群臣”积极“指导”并且给出有效的“建议”。在这种指导和建议下,无论是台上的角色扮演者,还是“群臣”,都对文章的理解更深入了一步。

三、教材与考点相互渗透

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面临着的最大难题便是“教学分离”。针对这一现象,觉得后期的自己应该在教材讲解、涉及考点的同时,要渗透到考试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方法,在日常的课堂训练和课后作业中要体现出来。例如《雨巷》中的“象征主义”手法在《别了,不列颠尼亚》中有体现;《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的“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在文章中多次出现,可依据此让学生联系文章情感来进行作答,还有一些文章中的句子的赏析都是可以在课堂和作业中体现的。

当然,在日常的工作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后期的工作中,我将采取“抓典型”的方式提高课堂纪律;强抓作业的优秀率;在原本对于教材研读的基础上,对文本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讲出自己的“味道”课堂上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形成“生本”的课堂;另外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使他们获益一生。